匠心智造,逐夢未來;信息尖兵、灣區名片 ——對集團企業使命、愿景的體會(7則)
發布日期:2020/12/4 10:13:04 | 瀏覽次數:9665 來源:李環宇、劉娜、姚金福、謝均炎、鄧儀、林嬋壯、黃巖珍、周梅、溫武鋒、葉倩怡、孫林晶、閆小囝、周潤南、戴志偉、石旦、解鐵、李心怡、張麗欣、馬云鵬、李貴江、袁春燕/月刊通訊員對集團企業愿景、使命的幾點體會(李環宇、劉娜/特發信息)
一、企業使命:匠心智造,逐夢未來。匠心,是對工藝精益求精的追求;智造,是對產品千錘百煉的打磨;逐夢,是對夢想奮勇向前的追逐;未來,是對特發蓬勃發展的期待。二、企業愿景:信息尖兵,灣區名片。信息,是對通訊萬物互聯的支撐;尖兵,是對企業攻堅克難的褒獎;灣區,是對國家千秋大計的定位;名片,是對品牌發展壯大的認可。特發是一個有擔當有使命的企業,企業夢中國夢,志存高遠,逐夢未來。我們在特發大家庭中,也一定會用夢想凝心聚力、逐夢前行、實現抱負。
我的工作崗位是一名生產計劃員,在公司的生產鏈條中處于核心崗位之一,必須以初心致匠心,嚴格要求自己,忠于職守,精益求精,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一切困難,做到每個訂單都能夠以高效率如期交付客戶。因為,我必須要以嚴謹的態度,加強橫向溝通協調能力,以高產能生產模式為目標,最大能力保證排產計劃,并關注生產進度,跟蹤生產計劃,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,達到最終目標——滿足客戶的需求。
匠心智造 逐夢未來(謝均炎、鄧儀、林嬋壯/特力集團)
匠心,是對事業精益求精的追求;智造,是智慧在實踐工作中的具象化。明朝宋應星的《天工開物》被譽為“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”,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工匠精神。不僅如此,還有赫赫有名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——火藥、指南針、造紙術、活字印刷術,各類匠人以精湛的技藝為社會創造價值,對中國古代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,經各種途徑傳至西方,對世界文明發展史產生巨大的影響力!爸斡袷,及琢之而復磨之;治者已精,而益求其精也”。新一代的我們,任重而道遠,中國匠心智造的精神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努力踐行和弘揚,傳承中華上下五千年“離婁之明,公輸之巧,不以規矩,不成方圓”的工匠精神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。
我想不同的行業對于匠心精神有不同的詮釋,每個行業都有獨特的、不一樣的匠心。于老師而言,匠心是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”的無聲付出;于醫生而言,匠心是“無仕杏壇稱國手,敵疾黃齏消百病”的救死扶傷。但我認為匠心精神終究離不開兩個關鍵:專注和思考。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,能堅持不懈十年如一日地專注做一件事已是寥寥無幾,大多數人都想投機取巧。“要不要轉行?”“哪里是風口?”“做什么賺錢?”他們看不起自己的工作,認為不成功只是因為行業本身的問題,卻忽略了堅持專注在其中的作用。所謂“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,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”,不管身處什么崗位,能專注地做一件事并且做到極致,總有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海的一日。我想,匠心精神不僅是一種時代精神,更是一種人生境界。
資源性資產租賃是特力集團主營業務之一,一年為特力貢獻近1億元利潤。傳統的物業租賃是簡單的出租物業、收取租金模式,對員工來說,固然方便省事,但是對企業發展不利,較為被動,浪費優質資源。新形勢要求立足長遠,掌握主動權,商業綜合體運營便成了一個新方向。以八卦嶺421廠房改造為例,傳統收租模式100元/平方米,年租金1630萬元,斥資改造升級后,在出租率70%左右的情況下,年租金便達1800萬元,不僅增加了收益,開拓新業務,更是掌握市場主動權,鍛煉了運營團隊。這僅僅是特力轉型征途中的小小縮影。
秉持新使命,實現新愿景(黃巖珍/特發黎明;周梅/香蜜湖)
所謂的匠心智造,就是一群“匠人”般的員工,用著“匠心”一絲不茍,把技藝融入到血液里,滲透到思想,真正的技術權威往往是些不知名的工匠,而不是那些聚光燈下的大專家,憑借著執著和關注精益求精去創造、去發明,砥礪奮進,逐夢未來!
一個優秀企業成長的背后往往會有切實可行的企業愿景,及激勵人心的企業使命作為持續的推動力。特發集團以“匠心智造,逐夢未來”為新使命、以“信息尖兵,灣區名片”為新愿景,立志打造灣區信息科技產業國際化平臺。在我看來,這正是順應時代要求的大作為,是對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,引領發展方式轉變、促進發展效益提升的積極響應;同時,這也將為集團十四五整體戰略的實施和落地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,為集團高質量發展匯聚精神動能。
新藍圖已經繪就,新征途即將啟程!特發集團的廣大員工們要主動對標新使命新要求,積極投身新階段新格局,滿懷信心,勇毅前行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特發集團和香蜜湖公司必將在新征程上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成績!
用匠心“智”造未來(溫武鋒、葉倩怡/特發深高)
匠心精神是一種熱愛工作的職業精神,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的要求,對精品有執著的追求,把品質從99%提高到99.9%,其利雖微,卻長久造福于世。對于特發而言,就是用科技賦能,未來充分運用5G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新技術成果,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,加快運營、管理升級;推進產業數字化創新,賦智慧于項目、平臺、產品、服務,打造知名品牌、經典的項目作品,成為信息科技產業的尖兵、粵港澳大灣區新的名片。
匠心,就是讓我們一心一意,腳踏實地的去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,要勇于創新,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工作做到最好;智造,就是讓我們充分利用5G,大數據等技術運用到我們的工作中,讓我們與時代并進。逐夢未來,就是讓我們秉承“匠心智造”的理念,勇敢的走向未來,勇于創新,讓未來發展的產品更好,帶領我們走向更美好的生活。
弘揚文化 踐行使命(孫林晶、閆小囝、周潤南、戴志偉/特發地產公司)
使命是企業存在的意義,是企業的價值之所在,使命是一群人共同意志的表現,找到價值出發點,從價值出發,最終去收獲財富、收獲夢想、收獲未來。
作為地產公司重要業務環節之一的成本部,我們牢記使命,勇于擔當,堅持實干、肯干的工匠精神保證工作完成的質和量。同時對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產品積極接納并學習,突破傳統的專業壁壘,全面對接市場化新視角新標準,在全面控制成本的前提下,助力公司打磨出引領市場的優質產品。
流程作業,追求極致,是為匠心。在特發地產公司,有這樣一批匠心人物,不改初心,久久為功,精益求精,臻于至善,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追求完美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,詮釋了地產人的匠心精神。擇一事,終一生。學會堅守與專注,在追求理想的大道上,發揚匠心精神。我相信:守住方寸,咫尺匠心。
集團把“匠心智造,筑夢未來”作為我們的使命,作為特發地產的中層管理人員,我認為,打造具備卓越執行力的團隊,是落實這一使命的有力保障,是把企業戰略、規劃轉化成為效益、成果的關鍵。在既定的戰略和愿景的前提下,具備卓越執行力的團隊能通過對內外部可利用的資源進行整合,并通過有效的執行措施,從而最終實現組織目標、達成組織愿景。
讀特發集團企業愿景感想(石旦、解鐵、李心怡/特地產公司)
特發地產作為集團的全資子公司,致力于城市更新項目,基于深圳土地現狀,擬通過城市老舊空間更新改造,釋放更多可利用空間,提供更具科學性、安全性的新一代舒適住房,為深圳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。
作為地產公司一名員工,值此良機,更要不斷學習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和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,只有這樣,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,更好的解決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。同時,要有大局觀,要有宏觀意識,不能僅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,而是要立足長遠,熟悉城市更新的本質,了解城市更新的整個進程,通過學習最新法律法規及政策,嚴要求、高標準要求自己,在工作中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。通過參與地產公司眾多的的城市更新項目,向深圳、大灣區、乃至全國遞出一張閃亮的名片—特發!體現特發作為一個國企的擔當和社會責任感。
特發與深圳特區一起成長,新的歷史機遇,再一次等待我們把握。是機遇也是挑戰,對特發來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標準。敢闖敢試敢為人先,我們要起到垂范和引領作用,用我們的匠心智造創新未來,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發揮自己的力量,乘風破浪、行穩致遠。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乘風破浪、行穩致遠。
“匠心智造,筑夢未來”是集團的企業使命,這簡短的八個字,在我眼前勾勒出的是一副宏偉長圖:堅韌而又專注的職業人,運用未來主流的科技技術成果,為集團推進數字化轉型,打造知名品牌,成為粵港灣大灣區新的名片,而撒下每一滴值得熱淚盈眶的汗水,因為這每一滴汗水,都將為集團的發展添磚加瓦。
在逐夢未來中體現特發擔當(張麗欣、馬云鵬/特發服務)
真正有遠見的公司明白什么應該恒定不變,什么應該勇于變革。管理者的自覺和員工的匠心精神是企業延續性與變革的珍貴能力,與構建愿景的能力密切相關。作為一名特發人企業使命應該時刻牢記我心,“匠心智造”,在新經濟內循環的大前提下,時刻保持一顆匠心、時刻充滿工匠精神就尤為重要,品質至上,服務至上,是我們的宗旨,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生存環境中,時刻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。用心去探索,去發現,去發展。在大時代的背景下通過現代化的手段,科學的發展觀,實現獨具匠心,智慧創造的可持續發展。
做信息尖兵,締造灣區名片。我們特發人在新時代信息化的社會中,應時刻保持與大時代大背景的接軌,時刻掌握信息動向,把握時代機遇,與時俱進,牢牢把握時代動向,做信息時代的排頭兵。締造灣區名片,在產業升級的大時代、大背景下,用我們豐富資源、成熟的項目、完善的平臺,創造新的精品、新的經典,在奧港澳大灣區的消費升級,乃至全中國產業革新中,成為新的名片,創造新輝煌,書寫新篇章。
特發新使命、新愿景學習體會(李貴江、袁春燕/特發小梅沙投資)
在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,“特區之子”特發集團緊抓發展機遇順勢而為,發布新的企業使命、企業愿景。
小梅沙片區整體改造項目是特發“逐夢未來”,造“灣區名片”的核心項目之一。我很幸運能夠參與其中,作為特發人,作為審計風控工作者,我將立足本職工作,依托“六位一體”聯合監督體系,充分發揮審計風控與紀檢監察職能,在招標采購業務中通過全過程參與、全方位見證的形式,實施監督執紀;在工程變更領域,引入第三方審計咨詢資源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業務,為項目合規合法、穩步高效推進提供有效保障,在未來的項目建設與發展中,我也將時刻以特發文化為指引,為筑造國際一流旅游度假勝地,重塑“梅沙踏浪”輝煌,堅持“匠心智造”,逐夢小梅沙,成就特發做“城市空間升級建設運營商”,筑造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產業新地標。
發展是永恒的話題,更是特發的使命。新的使命與愿景,就是我未來奮斗的精神指引,更是我繼續前進的動力。作為一名特發人,作為一名基層財務人員,我將從自己的崗位出發,腳踏實地的為實現新使命新愿景去奮斗,并通過持續學習提高自身業務能力,在做好財務管理工作的同時,以更昂揚的姿態、拼搏的斗志,為小梅沙蝶變及灣區建設添磚加瓦。